网站首页 > 泗门天气> 文章内容

泗门天气一座城市的美丽嬗变 咬定治水不松劲浴火看余姚

※发布时间:2015-4-25 21:59:3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浙江在线07月18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周咏南 翁浩浩李建新)仲夏时节,葱郁的四明山,成为人们避暑和观光胜地。余姚,这片有着光荣传统的热土,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9个月前,这里满目疮痍:的洪水,吞没街道和房屋,刺痛人们的心灵。

  9个月后,这里生机勃勃:重建的家园,凝聚人们的希望和信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一组组数据更是令人鼓舞:今年一季度,余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5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居宁波各县(市、区)第一位。上半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42.55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财政总收入73.69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5.64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进出口总额4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出口33.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8%。

  在罕见中遭受重创的余姚,如何逐步走出痛苦、抚平创伤?浴火的背后,又蕴含着干部怎样的深刻反思?在第二批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记者再次赴余姚探寻答案。

  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

  咬定治水不松劲

  以民生为工作风向标,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余姚干部

  7月,又到汛期。

  余姚,正打响防洪排涝攻坚战。

  在市区以北25公里的泗门镇陶家江边,高大的泗门泵站拔地而起。泵站内,4台竖井贯流泵基本安装完毕,可以在台汛期到来前投入使用。作为沟通余姚北排水系的主要通道,泗门泵站设计排涝流量为每秒100立方米,排涝能力比原来提高5倍。

  “”两字,让余姚人铭心刻骨。

  2013年秋天,一场百年一遇的突如其来:交通瘫痪、停水停电、通讯中断,损失惨重!

  洪水退去,余姚市委、市领导:治水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治水,才有民安;民安,方能发展。

  因为去年的,阳明街道北郊村党总支鲁炎峰有了“拼命三郎”的外号。他今年32岁,刚上任一个月就面对:全村98%的房屋进水,河堤决口,村民生命财产岌岌可危。大雨滂沱,有村民跑进村委会求救,发现只有一两个值班人员,还以为村干部偷懒。事实上,此时,村干部们正坚守堤坝、疏散老弱病残,连自己家进水都无暇顾及。而鲁炎峰背上沙袋堵缺口,直到街道干部再三催促:“快回来,不然没命了”,他才无奈作罢。

  “老百姓再经不起这样的了!”鲁炎峰等村干部暗下决心。今年以来,该村全力治水:加高4000余米河堤,疏通地下管网,村里还出资给每家每户发放抗洪应急灯,购买财产保险。

  在朗霞街道镇西村,辉桥江拓宽清淤工程紧锣密鼓进行。不久前,54岁的吴利泉亲手拆掉自家23平方米河边小店,在村里引起不小的震动。带头拆了自家房子。周边沿河的违法建筑户更加坐不住了,纷纷自己开拆。截至目前,28处违建拆除了24处,总面积4000余平方米。随着污水治理、河道清淤的进行,辉桥江的蓄洪排涝能力大大提升。

  余姚治水,拿出了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

  这些天,余姚当地的特别受关注。21个乡镇(街道)的防汛防台应急预案逐一,成为老百姓的防灾宝典:应急预案图文并茂,详细写明各村(社区)防汛防台负责人的手机号,地质灾害点的,需要转移的户数,具体安置点和负责人的手机号,以及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情况。一旦发生,每一名群众需要帮助时,都能叫得应、有人管。每个乡镇、街道组织演练、制订预案,明确相关责任人。水利部门和气象部门全力做好预警,尽可能准确、快速地告知老百姓哪些区域会受淹,积水有多少深。同时,全市1579条河道实现“河长”全覆盖,建立“一河一档”。

  ,成为余姚人抹不去的伤痛记忆;,让余姚人变得更加坚强和。去年底,余姚专门制订“五水共治”3年行动计划,并作为今年的“一号文件”:用3年时间投入149.2亿元,其中今年将投入34.77亿元,安排项目169个,目前已开工78个。工程上的每个问题都考虑得细,比如一旦发生,怎样把东边的水尽快排出去,南边怎样尽可能多蓄水,如何确保洪水不流向城区内河,如何把“锅底”区域的水疏导出去……

  面对即将到来的台汛期,余姚准备好了吗?

  一个回答掷地有声:“准备好了。”

  “如果今年再出现,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一点:百姓有人管,秩序不会乱。”余姚市委负责人说。

  化“民声”为“民愿民生”

  付出换真情

  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实打实办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与信任。

  ——余姚干部

  陆埠镇石门村,位于余姚市区以南,是一个有3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群山环抱,清溪流淌,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油然而生。去年那场,陆埠镇是全市受灾最重之处,尤其是这个2000余人口的山村,24小时内雨量超过800毫米,山洪暴发,全村受淹,100余间房屋受损。

  半年多后,记者在这里仍然可以看到的痕迹:石门131号前,村民爬上房顶,修复屋瓦;山腰间,不少房屋只剩残垣断壁,房基上一块块合抱大的巨石,诉说着当时的惨烈。

  如今,这里渐渐恢复平静。一大早,81岁的村民鲁香英拎着两壶油,信步走在新筑就的水泥村道上。“村干部好啊,为阿拉老百姓做了很多事体!”老人爽朗地对记者说。当时,她家的一间房屋被冲倒,幸好镇村干部把她护送到附近的避灾点。大水退后,村干部又帮她维修房屋。

  危难时刻,干部本色。面对汹涌而来的山洪,村民猝不及防,有怨气。镇村干部紧急转移200余人,同时,村党总支罗益明和镇干部迅速稳定村民情绪,开展自救:他们专门从慈溪购买了大米、蜡烛、花生米等,挨家挨户分发。之后,罗益明带领全村人重建家园,为13户重灾户申请21.4万元的民政补助资金,又帮助21户地质灾害户落实安置房。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去年底,罗益明以90%的高得票率,连任村党总支。

  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干部舍小家、为大家,付出了很多,部分老百姓为什么还是不满意?认真反思后,余姚广大干部找到了答案:因为平时和群众走得不够近,感受不到百姓的喜怒哀乐,导致信任感缺失。

  对于这句话,朗霞街道党工委徐栋芳深有体会。一次,他用3天时间走访了30户居民,结果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有问题需要解决。“如果不上门走访,你根本不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

  走进朗霞街道办事处,一排自行车特别醒目。这是前不久该街道推出的公务自行车,走访群众“四轮”变“两轮”,一下子拉近了干群间的距离。与此同时,全街道119名机关干部结对联系278户低收入家庭,开展助业、助医、助学、助养和助房“五助”活动。

  “以前,往往是干部要群众配合解决拆迁、计划生育等问题时去走访;现在,是替老百姓解决问题去走访,两种心态不一样,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徐栋芳说。

  以百姓的心为心,以百姓的事为事。

  在临山镇,一个全新的民生民情信息系统,处处透着民生温度。在这个系统里,有该镇1.35万户的家庭、就业、住房、社会救助、农业生产等16大类、近100小项信息。镇干部可以随时掌握群众的各类需求、意见和,并把这些内容全部输入系统,逐条落实承办答复单位,做到“条条进系统、件件有落实”。有镇干部坦言:这个系统的信息,完全是靠他们一双双脚“走”出来的。

  带着感情走访,了解实情回来;带着责任走访,解决问题回来,如今成为余姚广大干部的下村准则。

  为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余姚市专门花3个月时间开展以“进村、进企、进户,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三送”活动,先后组织8000余名机关干部,深入到农村、企业第一线,加快灾后重建,促进经济发展。他们在3个月内跑遍30万户农户、居民,走访5万余家个体工商户、两万余家企业。

  变替民作主为依靠群众

  社会治理开新花

  只有把党和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才能做到干群齐心,坚定战胜任何灾难的和勇气。

  ——余姚干部

  “老百姓家里进水了,侬怎么也勿管呀!”至今,梨洲街道明伟村党委张剑波的手机里,仍然存着时村民发来的短信。每每翻阅,他总是感慨万千。

  这些短信,他都是灾后收到的。由于时通讯中断,干部和村民之间完全“失联”,很多村民因找不到村干部变得慌乱。现在,张剑波将全村6个自然村分成18个组,每组安排3名村干部、等,平时负责联系村民。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可以迅速把镇党委、和村两委的声音传递给每个村民。

  “发生时,断水、断电、断通讯,群众产生恐慌情绪很正常,关键是党委、的声音没有及时传递给他们。”余姚市委负责人认为,这些年,余姚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也容易使干部产生思想。过去,只知道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而忽视了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党委、和群众沟通的“肠梗阻”,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隐患之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群众,是我们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之源。如果根基了,血脉割断了,“”只能是空中楼阁。在余姚不断深化教育实践活动的进程中,一个全新的基层治理体系正在不断完善:把支部建在楼道上。

  走进阳明街道胜山社区,“温馨家园,营造和谐社区”的让头一暖。一张手掌大小的“邻里连心卡”,详细写着社区热线和卫生服务站的电话,网格长、楼长、单元长、网格联络员的名字和电话,以及网格QQ群号,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胜山社区党委王逸琼介绍,目前,社区细化成10个网格责任区,形成了片长、网格长、联络员、协管员、楼道长、单元长“四长二员”的网格管理服务队伍,以及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纵向到底的组织架构,共有110余名社区干部、和热心居民参与其中。

  以往,小区管理和服务,更多依靠物业公司。如何打通社区到小区的“最后一公里”,余姚市有着自己的探索。

  孙平雨是社区第五网格的网格长,也是胜北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主任。平时,他注意收集居民们的意见、,也把上级党委、的政策和声音及时传递给居民。眼下,像他一样具备“双重身份”的网格长,逐渐扩充到各社区。目前,全市27个城市社区建立了273个网格,共有5231个楼道党支部。

  “我们必须确保做到,在通讯不畅的情况下,迅速把党和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个楼道的每一户人家。”余姚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道理千条万条,归根结底一句话:“永远同百姓心连心!”

  百年一遇的,余姚挺过来了。

  发生后11天,余姚市受淹的145个村、社区,积水已全部消除;供水、供电、通讯等公共服务也基本恢复。县级以上道全部抢通,城区道清理基本完成。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供应充足。“面对重创,余姚的干部敢于担当,作风更硬,执行力更强,跟群众联系更紧密。”教育实践活动省委赴余姚市督导组组长如此评价。

  百年一遇的后,余姚更强壮了。

  “千人计划”产业园和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两张“国字号”金名片更是熠熠生辉:“千人计划”产业园是目前省委人才办授牌的唯一一家产业园区,已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项目23个,省“千人计划”专家项目13个,已落户投产和正在洽谈的项目共有91个。中国宁波—意大利技术与产业合作10个项目顺利签约,总金额达5.02亿欧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11.96亿元,同比增长11.6%。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2.37亿元、48.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13.4%。

  拥有千年文化遗存的姚江两岸,正在谱写干群和谐、百业俱兴的新篇章。

关键词:泗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