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泗门景点> 文章内容

泗门景点扬州钞关沧桑600年

※发布时间:2015-1-9 12:23:1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重庆中考论坛zslpsh,重庆学校zslpsh,重庆学校zslpsh,重庆市中学生网,重庆中学生网,重庆中学生网站,重庆中学生网好,重庆中学生学习网,重庆中学学习网,重庆中学生网家教,重庆中学生论坛,重庆学生zslpsh,重庆高考论坛zslpsh,重庆中学排名zslpsh,重庆中学zslpsh,重庆中学生,重庆学生网中考,重庆中考zslpsh,重庆中学生交友,重庆初中生,重庆中学生学习网,重庆土话网,西南云南方言网,最新电影淘娱淘乐,tianyanmao.cn,重庆18680好,岳阳yy房产网,重庆18680,云南西南方言网,网店taoyutaole,电影淘娱淘乐,最新电影淘娱淘乐,电影淘娱淘乐,娱乐资讯taoyutaole,影视淘娱淘乐,taoyutaole笑话,taoyutaole淘娱淘乐,娱乐taoyutaole,时尚taoyutaole,重庆生活新闻,贵州西南方言网,027旅游新闻网,重庆特产18680,0871昆明旅游人才网,重庆生活18680好,观赏虾之家zadull,022天津交友,022天津交友网,水草造景zadull,18680重庆特产,0755深圳交友网,0755深圳旅游招聘,0755深圳旅游招聘网,0755深圳旅游新闻

  在古运河沿线,像扬州钞关这样的“收钞关口”共有7个,崇文门钞关、天津河西务钞关、临清钞关、淮安榷关、苏州浒墅钞关、杭州北新钞关等。如今,运河边的这些古钞关,经过岁月洗礼,最终成为记忆的坐标。与扬州钞关相隔不远的龙头关,处于小秦淮河与古运河交汇处,也承载着古城水系的一段历史。

  1

  钞关是明代新城的“窗口单位”

  钞关,现在的年轻多不知其所在,甚至听都没听说过。但在以前,钞关家喻户晓。

  钞关,是扬州城南边面临运河的一座城门。其实,它也并不是真正城门的名称。因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扬州挹江门外设钞关,征收过境船只税,故后人将挹江门改称为“钞关”,在民间亦称“关上”。而“挹”这个字是舀、酌、汲取,挹江的意思盖是汲取江中之水来滋润这座城市。明明是古运河水,怎么能称江水呢?旧时,长江涨潮时,江水一直可达这里,扬州人把钞关的水叫做江水。还有人说,以前扬州水井中的水有咸涩之味,人们一般不作饮用,上等的饮用水是江水,扬州过去有不少人取这里的水饮用,由此还衍生出一个卖水的行业。直到自来水遍及全城,这个行业才逐渐消失。

  明清时期,运河两岸架设浮桥,以沟通两岸交通。从此,钞关城外商旅船舶途经频繁,钞关码头逐步形成,临河建屋增多,店铺林立,铺门临河而开,可见河上行船,商家与船家常喊话交易。据老扬州程裕祥介绍,钞关是明代新城的“窗口单位”,财货流通的枢纽。入得钞关,向北依次是埂子街、南柳巷、北柳巷直至天宁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沿街名肆相连,是名牌一条街,著名的如“伍少西帽铺”、“戴春林香铺”。到了清代至初年,沿岸市井繁荣,码头上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盛极一时,成为扬州城与外埠水通要道。

  十二年(1923),镇扬汽车公司创办,水陆交通中心东移至新开辟的福运门,来往商旅纷纷改走新道,昔日繁华的钞关,随之萧条冷落。解放以后,钞关主要成为装载柴草和建材船的停靠码头,后改为运输公司起重队装卸作业码头。1984年,沿岸码头、店铺及民宅在兴修水利时均被拆除,原址现已成为古运河风光带龙头关景点。

  2

  钞关到东关曾有近十家柴草行

  在读者生记忆中,小时候的运河很是繁忙,来往船只穿梭不断,尤其运芦柴的船较多。“那船一般是两条木船并排拼绑在一起,船上堆放着一捆捆芦柴,堆得较高,仅留船的桅杆扣纤绳。”他还记得,拉船背纤人的模样。“他们排成一条直线,肩上套着纤板,身体向前倾斜,很吃力地迈步向前,拖着芦柴船缓缓前进。”

  当时,城市居民家中均是大锅炉灶,烧饭做菜以芦柴为燃料。“芦柴需求量大,我记得在运河南岸,从钞关到东关一带,设有近十家柴草行。”生说,市民购买芦柴有两个途径,一是出城去柴草行购买,次日有人挑送到家中。二是有人挑着芦柴担子,前后共四捆,停在街头巷尾,他不要吆喝,而是在芦柴捆上插一根弯着的三角形芦柴,表示是卖柴的。

  在烧芦柴的年代,一般人家经济状况均不宽裕,从而处处精打细算,如在大锅上安置汤罐。这样,烧煮饭菜时,汤罐里的水就带热了。“有时我帮忙去烧火,家中大人就关照:要把锅膛内灰扒空,还吩咐锅盖不要多掀。”因为“掀一掀,三个柴把子不够添”,还经常将铁锅取出,反扣在地上,用锅铲铲掉锅底积灰,以此来节省烧柴。

  3

  龙头关为古城排水重要调节水闸

  扬州百姓将钞关称为龙头关,其实只是两个“关”在一个地方而已。钞关是税收部门,龙头关是水利设施。处于小秦淮河与古运河交汇处的龙头关,记录着明代新旧两城的变迁。

  据介绍,龙头关是古城排水的重要调节水闸。由此向东的福运门、徐凝门遗址仍完整地保存在地下,南通东上的明代新城城墙下,排列着数以万计的木桩,是为了加固位于唐宋运河河床上的城墙基础。

  其实,扬州共有四座水关,分别是小秦淮河南端的龙头关、北端拱宸水关(现在称为北水关,是汶河填了以后的事)。原来的南、北水关是文津河(今汶河)南端的安江水关(南水关)和北端的镇淮水关(北水关)。此外,扬州还有六座吊桥,分别是安江门(老南门)吊桥、镇淮门(老北门)吊桥、通泗门(西门)吊桥、拱宸门(天宁门)吊桥、广储门吊桥和便益门吊桥。其他的门理应也有吊桥,但从东关到钞关是以古运河为护城河,河面太宽,无法架设吊桥,所以不是摆渡就是浮桥,挹江门(钞关)外有扬关浮桥。东关、缺口、徐凝门都是渡口,福运门原来也是渡口,“便客新开福运门”,是因为汽车开通了,这里成为出入扬州的南大门,人流量很大,浮桥不能适应需要,后来就改建行木桥。

  4

  龙头关龙头图片现藏在双博馆

  老扬州田桂堂对龙头关一带很熟悉,“这里是我小时候放暑假摸鱼捉虾的地方。”原先从小秦淮河东到河西要绕道北边的如意桥,很不方便,于是有人在东西龙头上担一长木板供人过河,但不安全。“后有地方善人集款在龙头下架设石板三块当桥,形成龙头上下两桥,当时无正式名称,就统叫水关桥。”今年9月记者采访田桂堂时,田老如是介绍。

  “龙头关北洞口两边的石龙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田桂堂说,龙头关朝北洞口东西两侧各有一石雕实心龙头,东边一个形态凶猛为公,西边一个形态平和为母,但朝南洞口两侧没有龙头。后来,他曾拜访世居此处的根得知,“”中母龙头被砸,公龙头后被某单位收藏,单位名称不得而知。而让田桂堂没想到的是,在有生之年他竟能再睹儿时那龙头的风采。“之前,考古专家吴炜教授约我去双博馆看一墓志。看过之后,庄志军副主任给我们看了一幅图片。”田桂堂回忆,当时他定睛一看,不由“啊”的一声,这龙头似曾相识。“那就是龙头关那只被某单位收藏了的公龙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寻来全不费功夫。”

  5

  民居福祠,扬州特有的建筑符号

  推开钞关西后街10号民居的铁皮门,瞧见一座砌于墙壁内的福祠,尺寸虽然不大,但模仿的模样,有巍峨的屋脊,屋脊两端还雕有高耸的龙头吻;也有枋楞和挑檐,全用青砖雕刻而成,恰似高房大屋的架构;深浮雕的技法在匾堂的四周刻上精美的夔龙纹,当中的那朵牡丹花把既富且贵的主题充分彰显;下方有一门洞,门洞左右嵌有镂空雕琢的槅扇,好似扬州人家正厅的大门,只是门洞不太深,浅浅的门洞里供有一尊孤零零的神像;然而洞口却有宽宽的平台挑出,便于置放香炉和烛台。这一切的程式与组合,会令人觉得好像是来到了祠堂的神案前,不由得心里就有了几分庄重和。

  有老扬州说过,福祠,是扬州民居所特有的建筑符号,一见福祠,马上会联想到,这是扬州的住宅。据了解,扬州民居只要是稍具规模的,大门内,总有一座精美的福祠。起先是出于经济考虑,老百姓盖房不易,寸土寸金,必须精打细算。影壁占用太多的土地,不如福祠紧贴在墙上,不占地,来得实惠。有人开了头,一家学一家,福祠很快推广开来。大户人家,置地虽多,但觉得让如此精美的艺术品躲在影壁背后,实在太委屈了,不如去掉影壁,使福祠迎客,落落大方,省钱省事,一举两得。

  福祠内的是土地神,这是因为我国历来是农耕社会,人生希望都寄托在赖以的土地上。“扬州人把土地庙化为图腾,于是也就有了家家户户的福祠。”

  博物馆名誉馆长顾风在这民居内工作,他说,扬州的福祠很精美,很有品位,福祠是建筑的附着物,单独的福祠,几乎无一不是艺术品。这正门内的福祠,更是少有的精品,按照专家的说法,这是扬州保存最好、雕刻最精、历史最久、价值最高的一座砖雕福祠。

  “钞关这里的福祠能够得以幸存,还有一个小故事。”据介绍,当年运河畔钞关地域进行,一批破旧的民房被拆除。赶上一户姓殷家的房子,主事者犹豫了。这家不属名门大族,只是一所相对完整且很典型的传统小型民居。但专家都看得出这座福祠很有历史价值,连同这所小型民居,都应该一起列入范围。在一致呼声下,福祠被保住了,殷家小宅也保住了。

  如今的扬州人,建房造屋不再布置精雕细刻的福祠了,但在古城中偶然寻觅到座座福祠时,似乎还能透过福祠上的门洞,看到匆匆那些年扬州人平凡而虔诚的生活场景。

  见习记者 王诗韵 摄影 张卓君

关键词:泗门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