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泗门景点> 文章内容

谈余姚和慈溪_逍林岑子_新浪博客

※发布时间:2017-7-1 17:41:3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1954年7月上旬,县委开会讨论宁波地委关于把镇海、慈溪、余姚3县北部划成一个新的慈溪县的通知。大家认为原慈溪县农业生产的3个区域,工作无法平衡,具体指导有困难;而且交通也很不便,到慈北棉区要东绕宁波、西绕余姚或者中越长溪岭,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县委原来就打算学习苏联集体农庄的经验,建设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棉花,如把三北棉区统一划成一个棉区县,就有利于加速集体农庄的建设,因此大家都很,并决定立即开始准备,计划在10月底前将县委、县机关迁往新县城浒山。

  10月15日,宁波地委发文正式调整县境,留下原辖的观城、鸣鹤镇两区,将丈亭、陆埠、云山、城关4个区42个乡(镇)划归余姚县,将庄桥区的5个乡划归镇海县;另由余姚县划入逍林、浒山、周朝、周巷、泗门5个区65个乡(镇),由镇海县划入龙山区的10个乡(镇),组成新的慈溪县境。

  1956年6月,庵东盐区划归慈溪县,同时与余姚相邻的乡镇属地,也有零星的调整。1979年9月再度调整县境,将慈溪县泗门区的11个划归余姚县管辖,将余姚县龙南区8个划归慈溪县管辖,最终形成现境域。

  现县境陆地部分介于北纬30°02’~30°24’和东经121°02’~121°42’之间。东西长54公里,南北最宽处29公里,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现县境除北部海岸线、东南部外,均接余姚市境。东南与宁波市镇海区接壤。北面与东面均临杭州湾,海岸线公里。其外为三北浅滩。北部海域与海盐县及平湖市海域交界,东北海域至灰鳖洋与岱山县海域交界。

  1954年,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缺棉严重,上海、宁波等南方城市主要棉纺厂甚至因原材料供应紧张,面临着停产或半停产的困境。8月,根据国务院,经省、宁波主要领导反复酝酿,最后经华东局批准,宁波地委划建棉区县;慈溪县委根据宁波地委成立慈溪县交接委员会,叶靳同志任主任,全面负责实施县界调整各项工作。

  叶靳同志回忆说,调整县界,建立棉区县,这是上级党委借全国行政区划调整之机,建立棉花主产区的重大决策,也是加快棉花生产、加快农业合作化、机械化的重要工作抓手。对县界调整,党政决策层思想很统一,但对县城选址,当时的县委还是经历了一场大讨论。时任县长任子诚同志主张县城设在观城,认为浒山区域太小;项耿同志当时已经调任宁波地委任常委兼秘书长,他把县城设在浒山,理由是浒山地处全县中心,领导全县工作比较方便。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最后集体商定新县城设在浒山。

  1954年8月15日,叶靳同志作为慈溪县交接委员会主任率领工作组进驻浒山,开始了紧张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与余姚同志多次协商,余姚同意把浒山、周行、泗门镇划归慈溪,慈溪同意把临山留给余姚。8月24日,宁波专署下达《关于划建棉区县和机场特区及调整余姚、慈溪、镇海县界草案》。9月底,宁波地委召开慈溪、余姚、镇海三县领导会议,决定自10月15日起,原慈溪县的丈亭、陆埠、城关、云山4个区和慈城直属镇划归余姚,庄桥区一部分划归宁波市特区,一部分划归镇海。原镇海县的龙山区北部划归慈溪县,原余姚县的逍林、浒山、周行、泗门、临山5个区部分和周朝区全部,以及泗门、周行、浒山3个县属镇划归慈溪县。慈溪县新设县城于浒山镇。1954年10月,县界调整交接工作全部结束。

  县界调整后,慈溪所属7个区、96个乡镇,比老慈溪增加了20个乡镇,人口增加50%以上,慈溪的经济、人口等综合实力首次超过了余姚。

  四明,以山名,中心在市南约50公里,包括现今的梁弄及湖东、让贤、横岙,鹿亭的晓云、白鹿,大岚镇、四明山镇的华山等地。

  东山,以山命名,包括今临山及原临海、湖堤,泗门及原塘后、万圣、夹塘、湖北,小曹娥镇的镇海,牟山镇的原青港、马渚镇的原青山等地。

  开原,今马渚的开元,泗门的东浦、塘后一部分,朗霞街道的天华、朗霞,小曹娥及朗海和阳明街道的方桥一部分。

  曾经有人把这十五个乡连成了一首诗:“独上云楼望四乡,东山高远冶山长。四明流水龙泉出,双雁传书孝义扬。古凤亭空溪烛静,云柯风细上林香,梅川富贵开原好,通德兰风各一方”。尽管诗作者已无从考证,但此诗也可谓是匠心独具。

  此区划一直维持至清末。宣统元年,余姚根据《城乡镇地方自治章程》重新划分为1城区46乡。除城区外,有南城、北城、冶山、屯溪、通德、凤亭、双雁、凤鸣、南溪、南岚、义一、义二、义三、义四、义五、云塘、云溪、云城、云河、天华、朗霞、柯义、浒山、白沙、保德、沫仁、柯东、云漾、云墅、云潭、龙泉、彭桥、胜山、林东、林西、湖堤、泗门、临山、兰塘、上塘、中河、云楼、青港、牟山、丰溪、云桥等。

  东镇桥、前施家弄、后施家弄、砖桥头、慈溪巷、槐花树门头、白野房、童家巷东、金家井巷、屠家弄、四柱牌门、颜葑河。

  玉皇阁南、方家弄、王右房、联璧第西首、西闸桥、唐家堰桥、应家巷、邬僧巷、西经堂、寺桥头、德星桥、下横街南、大西门外、阁。

  县署东、县后山、华家巷、宝善堂、丽家桥、大方桥、小关圣殿、顺四弄、东徐家巷、费家桥、父子进士第、探花第。

  福字门头、冯布政房、过街楼下、大桥头、东河、菜园巷、计家桥、王同知房、九曲弄、太湖石、后杨家巷。

  内台世宪、穿堂、丽泽桥大街、侯封世家、穿沙堂、大北门外、慈湖、灵应庙、寺、邑厉坛、石颖子、时家、姜家岙。

  县署西、县后山、火神弄、城隍庙前、五马桥、牌楼门头、上桥头、冯通判房、石柱弄、小北门外、浒稍岭、小岙、老慈湖书院、隐息庵。

  子孙巷、郭家桥、孤老院、响版弄、雷家巷、皮匠弄、乐善庵、永明寺、寺笆下、老盐仓跟、姚头、德星桥、下横街北、陈文定祠堂、西门外水缺口。

  买柴门头、方岳第、孙都堂房、顾家池头、孙家池头、花红园、韩副使房、富礼巷、官医局、驻防营、小西门外、大宝山、西悬岭脚、陈家边、黄库岙。

  丁家桥、西徐家巷、三块桥板、桂花厅、刘家大厅、姚家大堂、玉皇阁、西莫家巷、刘操江房、福聚桥。

  骆驼桥翁、打铜门周、下河吴、杨家垫桥、周河头、东陈、仙草庙、黄沙闸、上河严、横河嵇、新桥叶、正二房洪、颜家桥北、堰头王、挨跟、贺家陈。

  花园费、跨塘周、更楼、任家、屠吕陆、东西陆、天德庵跟、周家河塘、朱郭、称钩邵、严留车、田洋冯。

  塌水曹、西汇头、翁冯、叶家斗、宝云庵跟、洋河港、后池、赵家洋、后堰头、横封堰、杜张周、后张、王家庄、横河周、庙跟陆、宝云庄。

  郎谢、金庭庙跟、田心曹、曹界、横山头、裘家畈、小新坝堰头、官下、后王、钱家庄、卫家桥、徐家墩、箭江。

  白米湾、山下沈、湖下曹、官二房、洪八房、袁家畈、方界、卖席郎、陶公山下、何李沈、沙家畈、天乙桥叶、戚家桥、高义桥叶、陈大岙、桂家、庙弄港。

  荪湖、石塌头费、长带屋方、应家弄、朱家庄、湖里头胡、湖头、杨家峡、双尖岙李、吴社桥袁、前后洪家畈、高头王。

  夹田桥、大小周家、前谢、葑河桥、田洋傅、毛家浦、谢士庙北、施家漕、西河沿、官庄桥、花屿湖、湖塘下、湖心、笆里张、山沿王、戚家岙、六家岙、弄、大湾、唐家湾、黄泥墙跟、竹山湾、桂家湾、姜过岭下。

  上午岙、里外翼尖岙、东山下、邵家岙、李家岙、鄮弄口、高岭脚、踌躇岭脚、王界、上下孙、大桥头、里郭岙、陈家岙、姥婆湖底。

  丰湾、七部车头、坊前、楼家堰、后岙冯、浮上桥、北山下、姥婆湖、湖头、钱家、东山下、上下南岙、岭下、朱村岙、谢家、妙山、狮子山下、丁倪、冯郎汇

  德星桥下、骢马桥下、东桥镇下、小东门、倒墙缺、完节坊、校士馆、南门外、夏家庄、管山桥下洪、东山下、上午岙。

  下王桥、滕华漕、十间楼、小石桥、杨枝桥、马湾、鹏山塔、堵家桥、田畈冯、胡坑桥、妙湾、樟树下、刁界、樟家桥、张陆、石佛亭、?头、大罗家。

  黄山、石埠桥、石埠头、西王岙、计家山下、、竹桥头、章尹、苏梁余徐、双顶山、后江沿、放桥。

  大山下、陆家山头、方家山头、王家坝、里外螺湾、焦家山、郑郎桥、黄径堰、洪陈渡头、白芦岭、杨家、城山渡、包家。

  黄耆弄、杨家池、网滩、渡下、霍山下、黄家桥、潘家垫、笆里沈、白芦岙、寺前王、竹山下、洪桥头。

  俨七房李、后池头、蓝墅汇、西陈、五马山下、羊行街北、三房赵、四一房赵、马弄、华家桥、余计傅。

  龚家宅基、杨家、湖田湾、下钱家埠、宋家、高地、下赵、后漕头、张家桥、下齐搭、汇头、马家垫、钱家。

  陈家岙、虞胡、朱蒋、墙门头吴、戚家桥、上下方、唐家、栗树桥、潘蒋、翁家墩、高溪头、横河沿任、副蓝桥西、周家山。

  田畈周、阮家岙、溪塘、里外郭塘岙、虞家山嘴、八字桥、桥、季岙、文山、向家、朱家、东童、下王桥。

  民俗学家有一个关于双城情结的说法,比如上海与、重庆与成都。而在宁波,余姚与慈溪虽不是什么城市,但也有一个双城情结,且由来已久。过去余姚人主动与慈溪人比,因为余姚的底气比慈溪足。近年来,慈溪人的底气大增,却常常喜欢主动与余姚比了。

  从历史上看,余姚自秦置县,慈溪在唐朝单设为县,两县都是南北,都有山区、平原、海洋,慈溪在余姚东边,以山脉的分水岭及江河为界,慈溪的县城在慈城,余姚的县城一直就在现在的余姚城区,自古以来两县都是富裕之县。听老人们讲,余姚与慈溪过去也是你追我赶,比上比下。你有姚江,我有慈湖;你有慈湖中学,我有余姚中学。但比来比去总还觉得余姚占点优势,因为余姚历史比慈溪悠久,又南北双城,县城规模比慈城大。且余姚文化名人辈出,特别在明清时期,王阳明、朱舜水、黄梨州等为代表的文化名人,是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文化不但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从而使余姚被誉为文献名邦;同时余姚地处宁波、绍兴的中间,南边的山货、北面的海产品都要到余姚交易或通过余姚运到外地,因此余姚自古工商业发达、市场繁荣,有东南最名邑的美誉。余姚从属于越州,而慈溪则属,在海洋开发之前,正象绍兴远比宁波发达一样,余姚由于其内陆水运等方面的交通地理优势,余姚比慈城要兴旺。但在近代海洋时代的到来,其吃苦耐劳、精于计算、富于冒险的商业且也令绍兴师爷望其项背,而慈溪则是宁波帮中独树一帜的精品了,如时任上海商会会长的虞洽庆等。(当时的两县区域的划分见下图)

  1954年,根据当时人们固有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主要特征的思维模式,为更好地实行计划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在三北(在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北部)单独设立棉区县,定名为慈溪。(见下图)

  当时的区域调整,使慈溪一下子变穷了。余姚下面的一个区委所在地——浒山成了慈溪的县城,原县城——慈城划入余姚,同时棉区的保障性差,一遇到台风等自然灾害棉农的衣食就成问题,并且新县城的基础差、功能不全。而余姚新划入一个老县城,平原部分都是稻区或半稻半棉区,自足自给的能力强,在计划经济年代余姚的优越性不言而语。余姚依据古老的县城和较好的工业基础,以及铁、水、公的交通优势,国营、集体企业快速发展,余姚化纤棉纺厂、通用机器厂在宁波以至浙江都赫赫有名,国营、二轻工业,商业、物质等行业均名列全省前茅。慈溪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困难是可想而知,不少工业还是在余姚帮助下发展起来,如动力机厂等。而且在计划经济严格管理的条件下,慈溪发展缓慢,一直到初期,慈溪的工商业发展落后于余姚,县城还不到余姚县城的一半大。交通条件、水资源等因素制约着慈溪经济的发展,为解决慈溪的吃水问题,1979年又把余姚半山区的横河区与慈溪的泗门区作了对换(见下图)

  所以一直来余姚人感觉良好,总以为慈溪人比我们穷,比我们土。七十年代我到高王(现在属于慈溪)的外婆家,我年老的外公还一贯对邻居讲:“我县上的外甥来了”,他把我看作城里人,当作上宾对待。不知高低的我还沾沾自喜。

  当时从上到下都认为余姚基础好、条件好,理应为国家多挑点担子。因此又把梨洲、唐田、屏风山、芦山等四明山区从周边的奉化、上虞等县划入,加上1954年从慈溪划入的山区,使余姚山区面积比原来增加一倍以上;同时把慈城划归宁波。当余姚人沉静在一片赞美声中,而身上的担子大大加重了。

  后,余姚、慈溪都是快速发展,但是慈溪发展的更快,余姚人傻眼了。一般地认为:慈溪的领导比余姚、政策比余姚。可是我认为除了这些以外,更重要的是现在慈溪人的观念比余姚、人文比余姚宽松。而这还的从过去的历史说起。

  大塘江(329国道)以北,是棉区。过去一遇到自然灾害就没有收成,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在冬、春季种植蔬菜,蔬菜收成后用船运到县城——余姚、以至更远的地方——宁波去卖。以这点收入去买米及生活必需品,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艰苦的生活使过去的姚北人(1954年前大塘江以北,西从现在的上虞,东到桥头、新浦一线,包括浒山、周巷等一片都属于余姚),现在的慈溪人炼就了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也在交易买卖当中学得了市场经济的知识。他们实际上是在农耕民族的基础上转向商人的性格特征。从理论上讲,商业发源于滨海地带以及近海岛屿,因为出产单一、内供不足。的需要,必须向外部交流、开拓发展,以求物资的丰富,过上美好的生活。他们以船作为工具外部。因此他们的性格是吃苦耐劳、进取、扩张的。现在的慈溪人就带有这种性格特征,在计划经济年代他们被压抑着,市场经济时代后,他们原来被压抑的的、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一下子迸发出来了,所以经济发展的特别快。而大塘江以南,是半稻半棉区、或者是稻区。在过去自足自给的年代,生活悠然,风雨无愁,所以那里的人们带有农耕民族的性格特征。从理论上讲,农耕民族生活在河流灌溉的平原,只要自己勤劳,对土地精耕细作,在自足自给的时代,相对地说,他们是衣食无愁,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长期生活在这种下,他们就渐渐地养成了吃苦耐劳、注重内部,同时不关注外部、相对保守的性格特征与思想观念。在计划经济年代余姚由于其经济基础好、交通条件优越,余姚一直名扬四方,而到了市场经济时代,余姚比慈溪落后了,这是什么?这实际上是农耕群体与亦农亦商群体在性格特征与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产生作用的结果。现在有余姚人在慈溪当领导,也有慈溪人在余姚当领导,但是一个地方历史形成的性格特征和思想观念,靠几个领导一时是难以改变的。同时几经区域变化,余姚的山区面积大大增加。山区相对于平原和沿海,由于历史通闭塞,人们对外的交流少,带来思想观念的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

  所以我想说现在的余姚已经不完全是历史上所称的余姚,同时现在的慈溪更不是历史上所称的慈溪。由于区域的调整,慈溪历史文化失去的很多,因为它的精华部分已经被算是宁波的了。而历史上一直是余姚的一部分历史文化,由于区域现在属于慈溪,慈溪人说是它的,弄的两市老是打口头官司。现在余姚城区所谓的城里的人有很大部分来自过去的姚北现在的慈溪,你说他是余姚人呢?还是慈溪人?

  所以余姚慈溪本来就是亲兄弟、一家人,要比还是比工作氛围、比思想观念、比工作干劲、比待人接物的大气、比向外开拓的创劲,大家应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象亲兄弟一样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以经济发展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以弥补计划经济人为因素给我们带来的缺陷。

  中国最早的书院开始于唐朝,为开元六年(718年)唐玄所创设的丽正修书院。宋代书院盛极一时,其中最有名的有白鹿、石鼓(一说为嵩阳)、应天、岳麓四大书院。明朝初年,书院转衰,直到王阳明出,书院再度兴盛。随后书院因时政,遭之忌,明世、张居正皆曾毁书院,尤其是东林书院事件,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书院乃大没落。满清入主中原,继续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采鼓励态度,书院渐兴;惟不分官立私立,皆受监督,不复宋元时的。庚子新政后,诏令将全国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之名遂废。

  据史料记载,余姚最早的书院是建于唐代的余氏书院,由乡彦余九德所建。明清时期,余姚作为王阳明的故乡,阳明学的大本营,书院曾盛极一时。有记载的书院,分述如下:

  姚江书院,在南城东南隅巽水门内,明崇祯十二年(1639),县人沈国模、史孝咸于半霖,从学苏元璞因建义学,祀先贤文成,旋为姚江书院。清康熙四十一年知县韦钟藻改建于南城东南隅巽水门内声角苑旧址。姚江书院的创办人沈国模(1575--1656),字叔则,号求如,晚年居住横溪石浪山,又号石浪老樵。他是钱德洪学生的学生,是王阳明一脉真传。姚江书院是明清之际浙东地区阳明学说的大本营。朱兰公曾有《南书院祀产簿序》记录其祭祀情况。

  龙山书院,在龙泉山,旧为龙泉山中天阁,后废为庵。明正德年间,由大儒钱德洪开辟为讲堂。嘉靖初年,王阳明丁父忧家居期间,定会期开讲于中天阁,以每月的初一、初八、十五、廿三日为王阳明先生亲自开讲之日。每遇开讲之日,者多达300余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县城建为书院。每岁延师课士。乾隆五十四年,知县陈昶修。同治元年(1862)毁于兵燹。光绪五年(1879)知县高桐重建。朱兰公曾这样评价龙山书院:“吾邑龙山书院最著名,前朝各乡大半设社学,故科第称盛。”

  文蔚书院,在三山所城虎屿山巅(今属慈溪浒山),旧为文昌阁。同治二年(1863)巡检李遇春、皆邑人陈志衡等捐资课士于其地,创建,有院地二百余亩。同治十二年(1873)扩建院屋五楹,额曰“友善堂”。朱兰公曾为其书《文蔚书院碑记》云:“浒山在邑之东北,旧有书院废址,今惟昌黎韩公像存。比粤寇陷浙,兵燹以后更无有计及此者。署三山巡检李遇春贰尹捐俸,绅士志衡首助地七十亩,诸殷户闻而义之,络绎书捐,共得若干亩。约计所入以为用,数百年之旧章可以渐复,颜之曰文蔚书院,通详立案,刊石以垂久远。”

  高节书院,位于客星山,宋咸淳七年(1271)沿海制置使刘黻建。明洪武中,千户刘巧住将书院拆毁,材料运至三山所(今属慈溪浒山)营建演武厅,书院遂废。

  信成书院,旧址在剑江庵,乾隆九年知县蒋允焄改建,后圮于水。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城撤其材以建龙山书院。

  书院之名起于唐代,最初是国家藏书机构,从晚唐五代开始,逐渐衍变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慈溪现境历史上有九所书院,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积聚图书、开展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教育机构;第二种是以课教本族或本乡子弟发蒙的基础教育机构,实际上就是社学或家塾;第三种则是仅供学者本人读书、的居所。

  高节书院是慈溪现境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所书院,址在陈山北麓严子陵墓左(今属横河镇子陵村)。南宋咸淳七年(1271),沿海制置使刘黻、邑人何林、严子陵四十世孙严天德创建。规模宏敞,有夫子祠、思贤堂、义悦堂、刚木斋、毅讷斋,可容生徒二百余人,有院田八百多亩。元三年(1299),余姚州守张德珪书院,并新建大成殿;至正八年(1348),州守汪文景再次,增建仪门,创怀仁、辅义、尚德、著德四斋。历任山长有严天德、徐兴隋、岑翔龙、张澍、卓弥高、王药、刘仲实、金止善、杨瑛、刘彬、祝藩、桂彦良、胡秉常、陶安、应仲珍、丁诚、陈子昌等。明洪武中,千户刘巧住将书院拆毁,材料运至三山所(今属浒山街道)营建演武厅,书院遂废。

  天香书院在梅川乡天香里(今属浒山街道天香桥村)。南宋末年,浙西仓司干官胡寮创建,太常少卿孙子秀命名。元虞曾瞻《天香书院记》略云:“去州治之北四十里,兰室云窗,左图右史,弦歌之声四时不辍者,天香书院也。天香书院创于胡则也。民则,烛湖孙先生外孙,依其家自柏山徙居于此。遂植双桂于庭。当宿雨初收,金风荐凉,丛阴结地,香气熏人,往来其间,莫不鼻嗅舌咋,而讶身在广寒宫也!少卿孙公因合而名命其里曰天香里,书院曰天香书院。”

  杜洲书院在鸣鹤杜湖东南之滨(今属观海卫镇湖东村)。元至大二年(1309),童金为纪念祖父童居易,创建义学,以利乡人,曾获部使者嘉。后大规模兴建院舍,有慈湖祠、六先生祠、先圣碑亭、杏坛、礼殿、讲堂、书库,又有志道、尚德、复礼、守约、慎独、养浩六斋。元统二年(1334),赐额“杜洲书院”。清全祖望《杜洲六先生书院记》略云:“慈溪县鸣鹤乡者,杜洲童先生居易家焉。慈湖世嫡,石坡桂氏而外,即推童氏,累代不替,诸家学录中所未有也。书院之置,则先生之孙副尉金始肇造之,而得朝命于其子桂。其时,甬院多设山,而以杜洲为最盛。”历任山长有顾嵩之、贡岩之、孙元蒙、程卫、刘公辅、黄叔英、黄珏、童应演等。至洪武间,废斋宇,田土归官,祭器、书籍亡失殆尽。

  湖山书院在灵绪沈窖湖滨(今属龙山镇),元至元间建,祀南宋著名理学家黄震。至正间,书院毁。黄震族孙黄居敬复建,并刻《日钞》藏于院中。明洪武初毁于兵,嘉靖五年(1526)重建,后毁。清乾隆九年(1744),黄昱等于旧址重建,岁时承祀。清全祖望《泽山书院记》略云:“东发先生晚年自官归,复居定海灵绪乡之泽山,榜其门曰泽山行馆,其室曰归来之庐。泽山本名栎山,先生始改名焉。元至元中,学者建湖山书院以祀之,其去行馆十里,不久而毁。黄氏后人礼之复建焉。今废矣!予谓当复行馆之址而以泽山书院名之,以从先生之旧。”二〇〇八年重建,题额泽山书院。

  眉山书院在浒山大岭西(今属浒山街道施山村),明进士陈治本、治则读书处。治本、治则为工部尚书陈雍玄孙,万历二十年(1592)同科进士。治本累官至福建布政司右参议,丰裁峻正。治则历科给事中,触党忌罢归。

  浒山书院在浒山虎屿山巅(今属浒山街道),清初兴建,乾隆中陆履达曾主持讲席。未几,因经费困难停办,改文昌阁。

  文蔚书院在浒山虎屿山巅(今属浒山街道),即浒山书院旧址。清同治二年(1863)巡检李遇春、里人陈志衡等向云柯、梅川、上林、龙泉四乡殷实户集资创建,有院地二百余亩。同治十二年(1873)扩建院屋五楹,额曰“友善堂”。光绪二十二年(1896),新置田地四十余亩。光绪三十年(1904)巡检谢庭树会同书院董事商定改办三山学堂。朱兰《文蔚书院碑记》略云:“浒山在邑之东北,旧有书院废址,今惟昌黎韩公像存。比粤寇陷浙,兵燹以后更无有计及此者。署三山巡检李遇春贰尹捐俸,绅士志衡首助地七十亩,诸殷户闻而义之,络绎书捐,共得若干亩。约计所入以为用,数百年之旧章可以渐复,颜之曰文蔚书院,通详立案,刊石以垂久远。”同治间,张谦曾主持讲席。二〇〇七年重建,复改文昌阁。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